1)第650章:白眼_最强小村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650章:白眼

  下午还是单军林的课,主讲水稻栽培。其中不可避免的讲到了水稻的品种,在经过简单的现场调查之后,发现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购买了数量不等的新稻七号,多的有好几亩,少的亩把地。

  再问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新稻七号,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是看到广告上说好才买的,有的说是看别人买了也买点试试的,当然也有几个人的回答让单军林大跌眼镜,他们的理由是,这是余见海卖的稻种。

  单军林几乎要吐血了,我勒个去,其他的理由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可是你说因为是余见海卖的稻种你就买,这叫什么事啊?哪有这样选择种子的,不看品性只看是谁卖的,完全不合常理啊!

  这下子单军林更坚定了要拜访一下余见海的打算,决定等到授课结束后走一趟。不过当天晚上他就回了县城,家里来了电话,说他的小孙子突然发烧住进了医院,他只能急匆匆的赶回去。总之见余见海的机会多得是,也不在意和一天两天的,可是小孙子就不得了了,那可是他的心尖子,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第二天的培训上午是畜牧局的专家何同,讲的是养猪的一些技术,其中有个环节是讨论,自然而然的提到了天润的生态猪肉,台下听讲的三叔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下午是水产局的专家孟宪彰,也是洋洋洒洒的讲了小半天,说怎么给鱼塘增加密度,怎么预防疾病,又说了有些水体不适宜养鱼,比如说死水塘。

  田凯听到这种言论只是微微一笑,心说你是没去过我们余湾,那块大石塘只有依靠下雨补充水源,正是理论上的“死水”,可是养出来的鱼比渔场的那些还大,品质还好,价钱更是不用说,这又作何解释?

  可见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还是要联系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专家们的讲课还是很有效果的,从每次讨论的时间很多人举手提问来看,确实给很多人解疑答惑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只是来自余湾的人都是有点无奈,因为余湾现在采用的很多源自余见海的技术,专家们压根就没讲过。难道是余见海的学问已经超过了这些专家?还是余见海的那些技术本身就是歪门邪道?

  其中最直观的就是药物的应用,无论是小麦水稻,还是养猪养鱼,专家们都不可避免的提到了病虫害的防治,列举了一大串的药物,不能说人家不用心,可是余见海压根就没有使用过这些啊!他提供的只有自己土造的“药水”,寒碜得连专用的包装都没有,大部分时候都是用饮料瓶胡乱装着的。哪怕是他千叮万嘱的“好药”,也只是用纸包着,哪里像市场上的那些药物,外包装花里胡哨的让人眼花缭乱呀!

  这种认知上的差异,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