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三章 总管王昱_大唐顽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王昱,出身于太原王氏,祖上曾是武德年间官至通直郎太史丞的王孝,也便是那位写出了《缉古算经》的初唐算学大家。

  或许是因祖上余荫,王氏家族中的这一支脉对于算学的成就即便是放眼大唐,也无人能出其右者,而到了王昱这一代,算学之道已是日臻完备。

  或许是对于算学之道痴迷过深,以致其他学问倍显疏落,所以王氏这一支脉在仕途上的成就始终逃不开“国子监”,久而久之,族人对于仕途也便再无进取之心。

  毕竟国子监虽不涉朝政,但若能做到“国子祭酒”和“司业”的位子,却也是从三品、从四品的显赫官职。

  但,王昱不想如此。

  同样精于算学的他宁愿去公主府做一名普通的门客,也不愿穷极一生去追求仕途上的未知。

  对于延庆公主,王昱宁愿如此。

  几年之后,王昱在公主府从一名普通的门客,成为极受青睐的总管。

  尽管门客的待遇总要比总管更高些,但为了留下来,王昱宁愿如此。

  对于王昱来说,做什么并不重要,只要能每日陪在她的身边便已足够。

  正如现在,王昱从京城来到东都,又从东都来到这平泉庄,他十分清楚延庆公主需要什么,也知道她要做什么,更知道此事背后隐藏的那个万丈深渊。

  对于算学的精通并没有让他变得多么理智,恰恰相反,却让他成为一个甘愿临冰履渊的投机者。

  当然,在王昱如此毫无理智的背后,永远是那位天香国色,却又被权利蒙蔽了内心的美丽女人。

  王昱还要比其早来了一日,而且王昱得到的答复也和王作恩如出一辙。

  与王作恩不同,王昱看上去似乎并不着急,自从递上了那封信之后,也仅仅见了李德裕三次。

  一次问早安,一次问晚安。

  最后一次是连李德裕都按捺不住自己的好奇,主动去见了王昱一面。

  而令李德裕更好奇的是,王昱从始至终都没有再提一句回京城,似乎他的任务就只是一名信使。

  不同的是,这位“信使”竟心安理得地在平泉庄住了下来。

  就连李德裕这样擅于识人心、断人意的老狐狸都摸不清这个年轻人的意思。

  所以,李德裕将这个年轻人交给了王作恩。

  不过令李德裕没想到的是,王作恩没有去见王昱,而是去自己的中心潭见了另外一个人。

  但王作恩并没有见到那个人。

  因为那个人去见了王昱。

  这一切看似只是毫无关联的巧合,但冥冥中却又存在着必然的因果。

  好似这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凌乱但又遵循着某种规律,去拨弄着这盘棋上的每一个棋子。

  “王某是唤您少郎君呢?还是李司马?”

  王昱见到李浈时,竟无半点意外。

  “王总管随意便好!”

  李浈见到王昱时,同样波澜不惊。

  “公主和杞王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