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三十七章汉臣_神话三国:从无限复活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济私,便能积攒无数人脉和资源,你可知有多少人羡慕不已?”

  “可你是怎么做的?无端插手搭救天子之事,屡出昏招,引得侯爷不悦。你是觉得我苦心经营造就的大好局面,不值一提吗?”

  荀谌越说语气越高,先前当着潘凤和其他人的面,他不好发作。

  如今私下闲聊,可没那么好的脾气。

  这一次也就算了,他通过坚决维护潘凤的决定,以及卖力谋划,已经尽量将影响降到最低。

  以他对潘凤的了解,不至于因为荀攸迁怒他和荀家。

  可下次呢?

  任由荀攸胡来,前期好不容易经营的好印象,可不得全毁了。

  潘凤是爱惜人才,不拘一格求贤若渴,但不是没了他荀友若不行。

  郭奉孝、徐元直、崔季圭,在潘凤建立的模式下,足以担任征北将军府长史。

  况且招贤令还挂在那里,世家也开始认可潘凤,还怕找不到合适的人吗?

  荀攸抬头直视荀谌的眼睛,沉声道:“在四叔眼里,只有家族吗?可有汉室?亦或者,四叔可记得自己是汉臣?”

  “天子蒙难,他身受皇恩,难道不该想尽办法解救吗?侄儿不过催促一下,任他怎么想,侄儿问心无愧。”

  荀谌闻言怒道:“就你是汉臣?四叔和征北将军不是汉臣?那袁绍和曹操亦是汉臣,刘虞刘表刘焉更是宗室,怎么不见他们赶着去救天子?”

  谷/span“你昔日在大将军何进麾下任职,何进死后董卓弄权,怎么不见你在天子身边保护?”

  荀攸闻言猛地起身:“侄儿现在去也不迟。”

  荀谌暴怒:“你若敢离开冀州,我立刻修书族中,竭尽全力将你族谱除名。”

  荀攸浑身一震,不可置信望着荀谌。

  就因为这事,就要将我族谱除名?

  荀谌见镇住荀攸,加重语气说道:“我说到做到。”

  族谱除名,对这个时代的人的威慑力不可谓不大。

  荀攸顿时被拿捏住,咬牙道:“四叔就不担心侄儿留在冀州,时常惹他不悦,给家族带来祸患吗?还不如放侄儿离去。”

  对此,他只能反威胁。

  荀谌摇了摇头:“你不了解征北将军,他看中且委以重任的人,不可能被放走,你若不想死于山贼之手,牵连家族,就不要轻易说走。”

  “不过你留在邺城,的确让人不放心,我打算向侯爷提议,将你下放郡县磨砺几年,一郡之守不至于埋没你,亦可等待时机。”

  眼不见为净,把荀攸打发去地方,一举两得。

  荀攸沉思片刻问道:“他会同意吗?”

  荀谌答非所问道:“侯爷刚打下青州和兖州四郡,缺少主政一郡之地的人才,而且我了解他。”

  他有九成的把握潘凤会采纳他的提议。

  荀攸想了想道:“可以选吗?”

  荀谌抑制不住胸口翻涌的怒气,怒道:“你以为一郡太守是在菜市场售卖的鸡鸭,任你挑选吗?”

  “回去安分守己等消息,不要节外生枝。”

  不想看到荀攸的他,心烦意燥的下了逐客令。

  荀攸似乎乐得看荀谌气急败坏的样子。

  谁让他拿族谱除名吓唬自己?

  “侄儿告退。”

  ……

  翌日。

  潘凤望着荀谌,淡然道:“你想让本侯撤了荀攸的职?”

  “若只是因为搭救天子一事,似乎不至于如此。”

  荀谌拜道:“不止为此,他作为执掌府库的官吏,不仅要事事替君侯考虑,还得算无遗策。”

  “此次他只看到了解救天子的好处,未能看到隐忧,可见才能不足,难以担当大任。”

  “依臣所见,当个百里侯,管一县之地较为合适。”

  潘凤神色微动。

  荀谌话说的没错,能力是一方面,忠心更重要。

  尤其是他打算借用后世商业手段,收割世家积累的财富。

  这种事必须得有个既有能力,又和他一条心的人来主导。

  荀攸目前的表现,完全不合格。

  是时候考虑换人了。

  潘凤淡然道:“本侯倒觉得公达才能过人,不可屈居县令之位,不过友若作为他的族叔,觉得他不适合掌管府库,想必并非无的放矢。”

  “元直正在经略青州,安置黄巾军余孽屯田,让公达去帮他吧,事后可在青州做一个郡守。”

  “至于府库,友若辛苦一下,暂且兼着,等本侯找到合适的人,再接替。”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