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七十八章 精致利己主义者吴三桂_大明合伙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结,看到南明势力难当大任,便立即下狠手向清廷表忠心,甚至不惜杀死永历帝。

  坐镇云贵时,拥兵自重,开藩设府,几近成了一个独立于清廷之外的小朝廷。

  最终在康熙下令撤藩后立即举兵造反。

  可见他从未真正效忠过任何人,他只效忠他自己。

  纵观吴三桂的后半生,游走在各方之间,真是将精致利己主义者的精髓发挥到了极致。

  这种人就不能让他掌握太大的权力,不然比那些贪官污吏的危害更大。

  而且,这种人也不能一直惯着,需要不时的敲打和削弱,不然就会恃宠而骄,不知敬畏。

  当然,这前提是你有敲打他的资本,否则很可能被反噬。

  之前崇祯没有,那现在有了,勇卫营以及勇卫营这段时间的战绩就是。

  吴三桂有足够的脑子,不用别人帮他权衡利弊,他自己就能够想得明明白白。

  他会因为这份圣旨和崇祯翻脸吗?会真的直接回山海关吗?会投清吗?

  都不会。

  他最大的可能反而是率领关宁军与阿济格交战,不说多拼命,但绝对会比之前卖力。

  毕竟阿济格现在是败军之将,士气正是低迷的时候,不趁这个时候建立一些军功,以后怎么保证关宁军的利益?

  朝廷不会心甘情愿的每年花费巨资养一支不作为的军阀,以前是没得选,现在有勇卫营。

  如果关宁军的战绩与勇卫营相比太难看,关宁军怎么向朝廷交代。

  一年几百万的辽饷就养出了一群草包?到时候真把辽饷克扣一部分给勇卫营都无法反驳。

  至于投清,更不可能了,除非在大明没有容身之地,不然谁去那苦寒之地给满洲人当奴才。

  满清给得了一年几百万两的辽饷吗?满清能给得了他吴三桂像山海关、宁远那样几乎可以当土皇帝的地方吗?

  我吴三桂在皇太极在位的时候都没有投了满清,怎么投你一个样样都不如皇太极的多尔衮。

  而且刚辅政不久,大张旗鼓的征明就得到了现在这个结果,傻子才会给你多尔衮当奴才。

  心中有了定计,既然这刘太监逼着他吴三桂现在就表态,他就给出态度。

  便直接道:“关宁军并非不战,还请刘公公替长伯回禀陛下。”

  “长伯先前所虑甚多,顾及建虏势大,关宁军精锐若全部葬送在此,山海关危矣,从此国门洞开,大明危矣。”

  “如今,勇卫营旗开得胜,关宁军已察觉建虏乃外强中干,必驱之,必战之。”

  刘公公则是皮笑肉不笑的道:“如此甚好,不过咱家不急着回去,倒想看看关宁军是否真的想战,还只是做做表面功夫糊弄陛下。”

  杨坤、胡守亮等众将真的恨不得把这死太监的嘴给撕碎,说话真他娘的太难听了,这狗东西怎么活到现在的。

  吴三桂倒没怎么生气,至少表面上是看不出来的,何必同这样一个太监置气呢?到时候在陛下面前给你穿小鞋就得不偿失了。

  他笑道:“若刘公公不急着回去复命,不嫌军中清苦,想待多长时间都行。”

  刘公公对吴三桂的态度还算满意,立即追问道:“那吴总兵何时用兵?”

  吴三桂没有迟疑的道:“现在就用兵。”

  杨坤和胡守亮听到一惊,胡守亮直接道:“大人,我大军也与建虏连战数场,且天色已晚,何不待明日再行出兵?”

  吴三桂知道,这话一出来,肯定会受刘太监挤兑。

  只听刘公公嗤笑一声道:“勇卫营鏖战一天,斩敌甚多,转战几十里都未喊累,你们一万五打五千,战果聊聊,就喊累了。”

  “等你们明日出兵,建虏以逸待劳,关宁军恐怕更不敢战了。”

  “咱家还是那句话,若关宁军不敢战,尽早退回,勇卫营就算连战十二时辰,也不找借口,更无怨言。”

  杨坤和胡守亮还想争辩,被吴三桂立即喝止,他认真的对刘公公道:“刘公公息怒,为陛下分忧,是关宁军分内之事。”

  “建虏新败,正是军心不稳之际,此时出兵,确是良机,再苦再累亦不容错失。”

  其实,他也确实担心如同刘公公所言,如果关宁军不出兵,勇卫营会真的继续作战下去。

  那样的话,关宁军将如何自处?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