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五章 艺高不在个子上_六合大拳师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三十五章艺高不在个子上

  古有力起身相迎,道:“梁老师近来可好,怎么亲自登台?后台说话。”

  就把梁雪江给往后台引,后边那个粗矮短矬的青面也跟着优哉游哉地跟了过来。

  古有力对他这么客气,是因为虽然二人不是同枝,但从老祖宗那排,梁雪江跟自己的老师是一辈。

  古有力属于跟师早小辈分,他跟他老师实际差别都不大。

  螳螂拳在这一时期也达到了一个完善进展的高峰,实际螳螂拳自早就是有少林罗汉短打演化而成的崩补八肘。然后在历代的学习总结中逐渐添枝加叶,不断完善。后来越来越多有了十八凑之说,而这还没完。因为历代学习螳螂拳者多是半路出家,折服而转学,所以随着历代的编整,分成了各家风格。或者由于齐鲁大地礼仪只邦的缘故,这些人还真爱凑在一起琢磨。而且一经盘道发现之前的旧拳还都能论上辈,这就亲上加亲大锅乱炖。后来套路是越来越多,风格也越来越多,最后都泛滥了。但是就核心内容,各家还都有各家的玩意儿。

  古有力自早就习练家传铁砂掌、罗汉拳。已有名气。后随魁德堂王云升先生学习螳螂拳。而王云升先生在得螳螂拳前已是武举功名,而且已经在家开设武馆了,教得是弥祖长拳跟地功拳。

  他这一支的拳功成型,实际是在古有力身上。

  王的恩师“闪电手”快手李之箭,是正经的螳螂拳,先在南方做事,后回山东济南开设镖局,但一直没有衣钵传人。金盆洗手之后独身云游,盛名不减当年。至烟台福山闻听王云生善拳法,登门访见,但见王云升演习之后不赞一语。王很不服气与李较技难,数招架而数败。于是拜快手李为师,数年尽得其技而有成。

  李之后便一路向北云游访友,再无定所。传闻至京津、奉天,再无踪迹,也不知再有无传人。

  他这一支再往上到了生霄道人就不好核对了。

  古有力是武松般的大汉,高人一头乍人一背,提一条单刀的话能凑足三百斤了。

  出道之时行经田野,适有二牛抵角,见之来疑相犯,乃共奔面前欲用角抵之。二牛先后到来,先到之牛,被一脚踢中腹部应声倒地。后到之牛被其握角,照前脊一掌,一掌击毙。之后因为农户要求赔牛,闹将起来,名声腾播遐迩。

  他是个人物,后来有俄国人在利亚设擂较技。时正值祖国蒙辱之时,力倡武道,以期振奋民族之精神,率先垂范,身赴异邦海参葳,登擂连连力挫沙俄拳击高手,击败擂主取而代之,经多场比赛均无对手,勇夺锦标而归,威名远振,有“螳螂王”之称。

  古有力之后的是七星螳螂,梁雪江之后的是梅花螳螂。

  而梁雪江那一支从他师爷双钩李冰霄这就跟那边分家了,往上就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