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1章 刘慧明的野望_明末妖僧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崇祯给刘慧明赐了一盏茶,自己也喝了一口,道,“演完武朕就下旨让吴甡督师南下。”

  刘慧明放下茶盏,摇头道,“吴甡不可任督师。”

  “为何?”

  刘慧明道,“做事情讲求你情我愿,吴甡本来就不想任督师,是陛下勉强他的,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他既然不想去干脆就用不去了。”

  崇祯疑惑道,“那派谁去?”

  刘慧明道,“臣的意思不要再派文官做督师了,现在武将权力越来越大,早就不甘心居文官之下了,且文官做事拖沓,瞻前顾后,最容易贻误战机,手上又没有标兵,根本节制不了武将,去了也没用。”

  崇祯低头不语,老实说他不信任文官,更不信任武将,让他任命武将督师,不仅他不愿意,朝中文官的反对浪潮也是他扛不住的。

  见刘慧明不说话,崇祯只得拿祖制来做借口,“文官督师乃是祖制。”

  刘慧明笑了,笑得有些渗人,崇祯迟疑道,“难道朕说错了?”

  “当然错了!”刘慧明止住笑,正色道,“陛下,难道徐达、常遇春、蓝玉、张辅这些人都是文官?”

  崇祯哑然,一时不知说什么好。

  刘慧明又道,“我记得大明文官领兵是英宗以后的事了吧。”

  他说到一半就住了嘴,因为大明的国运转折点就是英宗年间的土木堡之变,京营落入文官之手也是在土木堡之变以后,难道都是巧合吗?

  傻子才信呢!

  可惜了,崇祯就是这个傻子。

  崇祯仔细地回忆起了大明统兵之权的演变,发现刘慧明说得竟然是对的,但把兵权重新还给武将,他确实下不了这个决心。

  刘慧明见他迟疑不定,建议道,“可以考虑把在外征战的将领的家眷都接到北京或者南京去居住,像左良玉那样带着儿子一起打仗是绝对不行的。”

  崇祯脸色颇现为难之色,一时下不了决心。

  武将都是大爷啊,他现在都是哄着他们,此策一下,他们还不跳脚啊?

  刘慧明又建议道,“臣建议让让扬威伯作为督师专剿张献忠,臣愿意劝说他把自己和手下参将以上将领的家眷全部送到京师来居住,请陛下划一片地方出来安置。”

  崇祯心里松了一口气,这刘慧明真是大公无私啊,看来是自己想得太多了,不过他还是有些迟疑地问道,“如此,真的可行?”

  刘慧明道,“这种事总要有人带头,石柱马家世世代代忠于大明,相信臣只要一提这事,扬武伯定会答应的。”

  崇祯叹了口气,道,“朕不是德薄之人,然而形势所逼,朕不得不有所防备。”

  太好了!

  这样就可以写信让马嫣然来北京了,大半年没见了,还怪想她的。

  刘慧明大度地道,“陛下何须自责,将领们手握重兵,不论忠与不忠,对朝廷始终是个隐患,只要能消除这个隐患,臣

  请收藏:https://m.linjie8.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